一、使用前准备
-
环境检查
-
确保工作环境干燥、通风,温度范围 0~40℃,湿度 ≤80%,远离强电磁场干扰源(如电焊机、大功率电机)。
-
放置仪器的台面需平稳,避免振动影响测量精度。
-
设备检查
-
检查电源线是否完好(无破损、断线),插头插座接触良好。
-
打开仪器电源开关,确认屏幕显示正常(无乱码、黑屏),按键响应灵敏。
-
检查测试线(电流线、电压线)无断裂、短路,鳄鱼夹或测试探针夹紧力正常。
-
被测设备处理
-
被测设备(如变压器绕组)需 断电并充分放电,尤其是电容性设备需用放电棒放电 3~5分钟,确保残留电荷释放。
-
清洁被测绕组的接线端子,去除氧化层、油污或灰尘(可用细砂纸轻擦),确保测试线与端子接触良好。
二、接线方法(四端测量法)
-
四端法原理
通过分离的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,消除接触电阻与引线电阻的影响,确保测量精度。
-
接线步骤
-
电流输出端(红色粗线):
-
“I+” 接被测绕组一端外侧(电流流入端)。
-
“I-” 接被测绕组另一端外侧(电流流出端)。
-
电压测量端(黑色细线):
-
“V+” 接被测绕组一端内侧(靠近绕组本体,贴近电流线内侧)。
-
“V-” 接被测绕组另一端内侧。
-
示例:测量变压器低压绕组A相电阻时:
-
I+ 接A相端子外侧,V+ 接A相端子内侧;
-
I- 接中性点端子外侧,V- 接中性点端子内侧。
-
注意:电流线与电压线不可接反,否则会导致测量值偏差或仪器保护。
三、参数设置
-
测试电流选择
-
小电阻(0.01~1Ω):选较大电流(如10A~100A),减少测量误差(电流越大,电压信号越强,抗干扰能力越强)。
-
大电阻(1~100Ω):选较小电流(如1A~10A),避免被测绕组过热(尤其对细导线绕组,大电流可能导致温升过高,改变电阻值)。
-
自动量程:新手建议选择“自动量程”,仪器会根据被测电阻自动切换合适量程;熟悉操作后可用“手动量程”提高效率。
-
测量时间设置
-
快速模式(1~3秒):默认模式,适用于干扰较小的环境。
-
慢速模式(5~10秒):环境干扰大时切换至此模式,多次采样取平均值,提高稳定性。
-
温度补偿(可选)
-
部分仪器支持输入被测设备温度,自动换算至标准温度(如20℃)下的电阻值。需知道绕组材料的温度系数(如铜导线α=0.00393/℃)。
四、测量操作
-
启动测量
-
接线完成、参数设置好后,按下仪器“测量”键(或“开始”键),仪器自动输出设定电流,屏幕实时显示测量值(单位:Ω或mΩ)。
-
注意:测量过程中禁止触碰测试线或被测端子,禁止插拔测试线。
-
数据读取与记录
-
待屏幕显示数值稳定(小数点后几位不再跳动)后,记录测量结果。
-
部分仪器支持自动锁定数据,按“保存”键可存储至内部存储器(存储容量通常为250次,断电后数据不丢失)。
-
异常处理:
-
若显示“0.000”或“溢出”(如“OL”),检查接线是否松动、电流档是否过小(电阻大时)或过大(电阻小时)、被测绕组是否开路/短路。
五、测量结束与设备维护
-
停止测量
-
按下“停止”键,仪器停止输出电流,待屏幕显示“待机”状态后,再拆除测试线。
-
若需测量同一设备的其他绕组(如变压器B相、C相),重复接线-测量步骤,确保各绕组测量条件一致(如同一电流档)。
-
放电处理
-
测试感性试品(如变压器绕组)时,关断电源后不应马上拆线,需让仪器自动放电 至少20秒(部分仪器有蜂鸣报警提示),否则电感的反电动势可能危害人身安全。
-
设备维护
-
定期校准:每6个月使用标准电阻校准一次,误差>±0.5%时需检修。
-
存放条件:置于干燥、无尘、无腐蚀性气体环境,避免阳光直射或剧烈温度变化。
-
电池维护:若仪器内置电池,电量不足时显示“电量不足请充电”,使用专用充电器充电,避免过充或过放。
六、安全注意事项
-
操作安全
-
测试前必须确保设备完全断电,放电时使用绝缘工具,禁止触碰裸露导体。
-
仪器与被测设备共地,避免电位差引发触电风险。
-
穿戴绝缘手套、护目镜,高压测试时设置警戒区域。
-
极性正确
-
红(+)、黑(-)极不可反接,避免数据误差或仪器损坏。
-
长导线测量
-
若需使用长导线,采用四线法(Kelvin连接)消除引线电阻影响。
武汉得福电气有限公司专注电力安全领域40年,主营产品直流电阻测试仪,是国内领先的电力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。
详情可以拨打24小时热线电话联系我们:18971066145